永州下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愛養(yǎng)花 - iYangHua - 實用的家庭養(yǎng)花常識搜索網(wǎng)站
您的位置:愛養(yǎng)花 > 花的文化 > 正文

花與屈原

關(guān)于《花與屈原》的養(yǎng)花文章正文開始>>

屈原是我國文學(xué)史上對花草懷有真摯情感,并且大書特書花草的詩人之。大量的香花香草交織在屈原作品的字里行間。他提到的花草有蘭花、辟芷、木蘭、秋菊、茵桂、申椒、留夷、揭車、杜蘅、薜荔、胡繩、芰荷、芙蓉、女蘿、石蘭等等。屈原經(jīng)常用鮮花香草來象征品格的高尚和堅貞,這些花草他信手拈來,成為他抒發(fā)情懷、寄托理想的載體。因此,他的作品充滿了五彩繽紛的畫面和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。

由于屈原在辭賦中經(jīng)常以蘭蕙等香草自況,在《離騷》、《九歌》等篇章中多次吟誦蘭花,贊美蘭花,古人尊奉他為蘭花花神。在《離騷》中提到蘭花就達10余處之多,“綠葉兮素枝,芳菲菲兮襲兮余”、“秋蘭兮青青,綠葉兮紫莖”、“余既滋蘭之九畹兮,又樹蕙之百畝”等名句被廣泛地吟誦、傳播并在各種典籍中被當(dāng)作典故引用,使蘭這個詞成為“君子”、“德人”、“美人”、“佳人”的代稱,并由此衍化成為理想境界、美好情感的贊詞。

蘭的這一文化屬性的形成,屈原是功不可沒的。屈原筆下的蘭不僅是理想的載體、美德的象征,還是一面反映當(dāng)時民風(fēng)民俗的鏡子。在《九歌·東皇太一》中他這樣寫道“蕙肴蒸兮蘭藉”,就是把伴有蕙花的肴肉用蘭葉包扎好蒸熟。這里的“蕙肴”主要是作為祭神的供物,反映了當(dāng)時的祭祀風(fēng)俗!峨x騷》中有“紉秋蘭以為佩”的句子,說明當(dāng)時就有采摘香花佩戴在身上的習(xí)俗。

荷花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的高潔品性為歷代文人所贊頌,愛慕高尚品格的屈原自然也不例外。屈原在《離騷》中寫道 “制芰荷以為衣兮,集芙蓉以為裳!币馑际,用菱葉荷葉制成上衣,又集結(jié)荷花來做下衣,對荷花的喜愛簡直到了愿與之融為一體的程度!峨x騷》中說“芙蓉始發(fā)雜芰荷,紫莖屏風(fēng)文綠波”,說明在秦朝以前,我國從南到北的水鄉(xiāng)之所,荷花已經(jīng)是一種十分普遍的植物了!毒鸥•湘君》中“采薜荔兮水中,搴芙蓉兮木末”則通過列舉違背薜荔草、芙蓉(荷花)自然屬性的行為(薜荔草生長在陸地上,人卻到水中采:芙蓉生在水中,人卻到樹梢上摘)未比喻事情的不可能性。

花具有很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,花饌源遠(yuǎn)流長。屈原的作品中也多次提到以花入食的風(fēng)俗。《楚辭·九歌·東皇太一》:“蕙肴蒸兮蘭藉,奠桂酒兮椒漿!惫鹁,既是把桂花放入酒中制成的。在古代,桂酒常常用作奉神的祭祀品而受到統(tǒng)治者的重視。屈原在《離騷》中借“朝飲木蘭墜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”來自喻品質(zhì)的高潔,但有人提出這可能暗含了他以花入肴的做法。菊花瓣雖略帶苦味,但久吃有延年益壽的功效。

春蘭兮秋菊,長無絕兮終古”。屈原把菊花與蘭花并列起來加以禮贊,并且冠之以“秋”字,作為季節(jié)的代表花卉,對后世影響很大,“春蘭秋菊”還成為成語,開了后人尊崇菊花、贊賞菊花的先聲!俺嬆咎m之墜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”。詩人則以飲朝露餐菊花來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。

其他提及鮮花香草的地方也很多。例如,“畦留夷與揭車兮,雜杜衡與芳芷”,這詩中的“留夷”是指芍藥!俺嬆咎m之墜露兮,夕餐菊之落英”“朝搴眥之木蘭兮,夕攬洲之宿莽”的佳句則提到了我們今天所說的玉蘭花!氨晦道筚鈳_”一句吟誦了薜荔、女蘿兩種植物。屈原的這種以花喻人的寫作手法對后世的文學(xué)創(chuàng)作產(chǎn)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,可以說他是偉大的先行者之。

關(guān)于《花與屈原》的養(yǎng)花文章正文結(jié)束>>
最新文章
點擊排行
临湘市| 子长县| 北海市| 曲麻莱县| 常山县| 县级市| 沁源县| 东乌| 赤水市| 麻城市| 固安县| 万州区| 德安县| 措勤县| 宝应县| 安康市| 新建县| 屯留县| 保德县| 石首市| 彭州市| 中山市| 保康县| 聊城市| 安徽省| 仁怀市| 乐至县| 施秉县| 汨罗市| 鹿邑县| 静海县| 陇川县| 万载县| 木里| 荣昌县| 杭锦后旗| 山东省| 合川市| 新巴尔虎右旗| 宝山区| 开化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