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州下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首頁  >  栽培知識  >  正文

芍藥日常栽培管理還需把好三關

6977 次閱讀 花卉目錄 花卉圖片

芍藥屬多年生宿根花卉,原產(chǎn)我國北部,目前秦嶺、大別山等地均有野生種分布,現(xiàn)在全世界有千余品種,我國約有180種。芍藥適應性強,性耐寒,在我國北方可露地越冬,但日常栽培管理還需把好三關。

  一是把好土壤關,排水要好。芍藥喜涼爽氣候,我國溫帶至亞熱帶地區(qū)都適宜栽培,具有春發(fā)芽、秋生根的特性,在夏季高溫炎熱季節(jié),植株呈半休眠狀態(tài),喜歡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質(zhì)壤土,忌鹽堿土。由于芍藥是肉質(zhì)根,耐旱但怕積水,如土壤板結(jié)積水很容易使芍藥肉質(zhì)根腐爛,所以低洼地、鹽堿地均不宜栽培。因此,地栽宜選擇涼爽陽光充足之地,盆栽忌澆水過多。入冬至早春的整個休眠期,土壤都應保持濕潤,不可太干,但排水要暢通,忌積水,否則地下塊根易腐爛致死。

  二是要把好分株關。芍藥一般采用分株繁殖,俗語稱“春分分芍藥,到老不開花”,因此芍藥通常于10月份待其地上部分枯萎后進行分株,春季不宜移植。分株時需將根株掘出,用利刀順根部裂縫處切開,使每叢帶有3至5個飽滿充實的芽及下面的根群,切忌傷害芽眼,然后栽于施過基肥的沙質(zhì)土壤中,覆土3至4厘米,保持土壤潤而不漬,一般分株栽植后第二年即能開花。盆栽芍藥可結(jié)合分株一兩年換盆一次,換盆時應多保留些宿土。如株叢不大,就不要分株。

  三是把好花期管理關,植株生長期間特別是現(xiàn)蕾期和開花期不可缺水。同時,要及時疏蕾,側(cè)蕾出現(xiàn)后應摘去,以便養(yǎng)分集中,促使頂蕾花大。花凋謝后,應及時剪去花梗,以免結(jié)籽,消耗養(yǎng)分。花謝后半個月,即6月下旬要進行施肥,以及時補充芍藥開花期所消耗的養(yǎng)分,為芍藥進入第二個旺盛生長期打好基礎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tz400.cn/articles/garden/2085.html
>>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
相關花卉百科

芍藥的種植手冊

芍藥

  • 芍藥花怎么養(yǎng)以及種植芍藥的注意事項

    芍藥,別名將離、離草,芍藥被人們譽為“花仙”和“花相”,且被列為“六大名花”之一,又被稱為“五月花神”,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,現(xiàn)已被尊為七夕節(jié)的代表花卉。芍藥是一種具有很長種植歷史的花卉植物,本文我們一起來看看芍藥花的養(yǎng)殖方法和注意事項詳解。

  • 栽培芍藥的注意事項

    芍藥的栽植時間以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為宜,栽植地點宜選背風向陽、土層深厚、地勢高燥之處。栽植前要進行土壤深翻(深30厘米以上),并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、骨粉以及少量殺蟲藥劑,并覆上

  • 花木秋季管理注重施肥管理

    秋季氣候逐漸轉(zhuǎn)涼,花木進入當年的第二個生長旺季。加強這一階段的施肥管理,對其生長、開花和安全越冬均有較大的作用。 追肥要按“薄肥勤施,看長勢、定用量”的原則處理。人糞尿要稀釋20倍

  • 山茶的冬季養(yǎng)護

    山茶是我國著名的花卉之一,原產(chǎn)南方各省。其花色艷麗,品種繁多且正逢春節(jié)開放,深受人們的喜愛。冬季養(yǎng)好山茶應注意以下幾點: 光照。山茶為半陰性花卉,夏季需搭棚遮陰。立秋后氣溫下降,山

  • 9月份如何照顧菊花小苗

    8月底,我們的讀者歡歡喜喜地從植物園領來了菊花苗,就在家里把它們當成寶貝似的精心照顧了起來。那么,2周過去了,這些菊花小苗在新家生長得如何,我們的參賽者在養(yǎng)菊花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什么

  • 紅花碧桃生理性流膠病防治

    紅花碧桃俗稱京桃,薔薇科落葉小喬木。枝紅褐色,有亮光。它花色艷美,果實累累,是很好的觀花觀果樹種。因其適應性強,在北方地區(qū)的公園、庭院、綠地等景點廣為種植。但其主干和主枝上容易發(fā)生

  • 養(yǎng)花小常識:花卉防病

    早春各種花卉將進入旺盛的生長季節(jié),此時可在葉面及葉背噴1—3次1%的波爾多液,以防病害。1%波爾多液的制配方法是:硫酸銅1克,粉碎后加熱水50毫升溶化;再用生石灰1克,用幾滴水使之

  • 三色堇栽培時要注意什么呢

    三色堇栽培時要注意什么呢 怎么種三色堇 三色堇的花語

江达县| 娄底市| 蚌埠市| 许昌县| 石棉县| 安国市| 浙江省| 诸暨市| 耒阳市| 铜陵市| 镇沅| 湖南省| 新平| 衡阳县| 博客| 南陵县| 丰顺县| 宁德市| 称多县| 乌鲁木齐市| 北碚区| 田阳县| 怀化市| 四会市| 南涧| 迁西县| 蒙自县| 平江县| 西峡县| 东至县| 拜泉县| 合作市| 攀枝花市| 邓州市| 宝鸡市| 清新县| 财经| 阿城市| 永川市| 梁河县| 沐川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