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大地,萬物復蘇,到處呈現(xiàn)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。觀葉植物卻不能同室外的小草那樣任其自由生長,因為它是溫室里的花朵,經不起太大的風吹雨打。春季里,特別是早春,氣候多變,溫度時高時低,既有陰雨天氣還常伴有寒流侵襲。在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,氣溫溫差幅度較大,使我們不得不對室內觀葉植物的出房及其它管理采取謹慎的態(tài)度。
1、早春的養(yǎng)護
早春室內氣溫仍然較低(低于5℃),這時觀葉植物仍處于半休眠狀態(tài),應控制澆水,使盆土偏干。在盆土不干透的前提下,盆土越干越有利于其抗寒。澆水應在晴天中午時進行,所澆的水應該在室內放置2~3天以與室溫一致。這時不能施肥,但可增加光照,充足的光照不但可以增加植物的抗寒性,還有利于儲備充足的養(yǎng)分。
2、準備出房
春季氣溫升高后,觀葉植物開始萌發(fā)新芽,這時可逐步增加澆水量,澆水應以干透澆透為宜,見新葉后開始少量追施薄肥。氣溫升高后光照變強,可將耐陰的花卉逐步移至光照較少的地方培養(yǎng)。出房前幾天應將窗門大開,夜間也不要關上,讓室內花卉逐步適應室外氣候。出房后如果遭遇劇烈的降溫,還應將花卉移入室內,待氣溫回升后再移出室外。有一點需注意的是,冬季在無光照的地方越冬的花卉,春季出房后不能直接移至陽光下,強光易將葉片灼傷,應有個過渡期。
3、出房后的操作
出房7~10天以后再進行換盆操作。剛出房時即換盆,觀葉植物還不能適應氣候變化,根系如果受到損傷,極易影響其生長。
4、病蟲害預防
早春為了保溫,往往造成室內通風不良,一些耐低溫的病原菌如霜霉病、白粉病等極易侵染觀葉植物的葉片,除噴藥防治外,通過增加光照、適當通風可以減少發(fā)病率。氣溫上升后蟲害的繁殖開始加劇,觀葉植物在春季極易感染蟲害,應注意及時噴藥防治,以免影響葉片的美觀。
本文地址:http://tz400.cn/articles/garden/25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