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蕨
盆栽腎蕨比較容易,培養(yǎng)土可用1份腐葉土、1份素沙和2份蛭石配成。用于吊籃栽培的基質可用1份腐葉土或泥炭土和1份蛭石配制。
腎蕨生長健壯,根系很快會布滿盆,每隔1-2年于春季結合分株換1次盆,換盆時應剪掉老葉。
腎蕨較耐干旱,但在生長季節(jié)需供應充足的水分,尤其在夏季除經常保待盆土濕潤外,每天要向葉面上噴水數次,以增加空氣濕度,這樣才能保持葉片清新碧綠。如果空氣過于干燥則羽葉容易發(fā)生卷邊焦枯現象。若澆水過多或把植株浸泡在水中,則易造成葉片枯黃脫落。
夏季放在室內通風良好而有散射光處或室外的大樹下或陰棚下養(yǎng)護。如光照過強,則葉片易發(fā)黃;若過分陰蔽,羽葉常易脫落。
北方地區(qū)冬季應適當給予光照。
冬季室溫維持12-15℃,即可安全越冬。
腎蕨的繁殖能力很強,主要采用分株法繁殖。常在春季出室后結合翻盆時分開地下鐵絲狀匍匐枝,每株數叢,淺栽于盆面。栽好后放陰濕處,以后保持盆土濕潤。夏、秋季節(jié)也可分株。腎蕨地下的圓球形塊莖也能發(fā)育成小植株。只要將其分栽到盆中,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即可。如果需要作較大批量的繁殖,適合于采用此法。